厉害了!这群牛人把科学家的梦想从实验室“搬”上了天|新征程 新奋斗
他们,用独有的中国方案帮助“嫦娥揽月”,一次次实现月面着陆器精准着陆、精确避障,比肩欧美;
他们,研制了一双神奇的“眼睛”,搭乘着祝融号抵达火星,探查火星的地质奥秘;
他们,让高分七号拥有了激光高精度测距神器,在太空为地球拍出一张张3D高清大片;
……
“空间主动光电载荷研制团队”——仅凭这个名字,很难猜出他们究竟是干什么的,可正是这样一群平均年龄不足40岁的科学家,一次次的攻坚克难,不断把更多科学家的梦想变成现实,让中国的主动光电载荷遨游太空。
不放弃任何蛛丝马迹,决不把任何可能的问题带上天
△嫦娥激光测距敏感器双人双岗精心装配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空间主动光电载荷研制团队与探月的缘分缘起于“嫦娥一号”,那是团队承担的第一个航天任务。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探月工程的每一次任务都融入了他们的智慧,研制的工程与科学载荷,在落月那刻和“玉兔”在月面探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空间主动光电载荷研制团队为确保“嫦娥”安全落月,研制了三维成像敏感器、测距测速敏感器等系列工程载荷,从而获取探测器距离月面的距离、落月速度与着陆区地形等数据。“工程载荷是不允许失败的,只有确保‘嫦娥’安全降落,后续科学研究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肩头抗下的重压,化作了工作中更为极致的谨慎。一件关于研制嫦娥五号的激光测距敏感器的往事,令上海技物所月球与深空探测系列载荷指挥舒嵘至今难忘。
当时,团队负责研制的仪器中有一块光学镜片,由于正逢疫情,原本应该火车运送改成了汽车运送,由于运输方式的改变,从上海到北京经过一路颠簸,镜片被稍稍震松了一点点,虽然仪器性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可较真的团队仍旧选择立刻修复,一干就是三天三夜。
舒嵘说:“做航天、搞工程载荷就是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决不能把任何可能的问题带上天,因为它涉及到我们整个重大工程的成败。”
“15公斤”的光荣使命,探查火星的地质奥秘
△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鉴定件光学探头测试/资料照片
2021年5月,天问一号成功落火,中国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火星“足迹”。
在祝融号重达25公斤的有效载荷中,上海技物所空间主动光电载荷研制团队研制的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就“独占”了15公斤。
作为火星车核心科学载荷之一,它要借助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测出岩石元素及其含量,承担着探测火星地质成分的使命。
舒嵘介绍说,成分探测仪的工作原理就是要用一束激光聚焦到目标,用高温使其气化产生等离子体。在冷却的过程中,把产生辐射的光谱信息测量出来,就知道它的元素是什么。
然而,最难的题来了!
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被安装在舱外,它构造非常复杂,包括激光器、调焦机构、望远镜系统……这些精密的仪器都必须要经受严苛的环境考验,在寒冷孤寂的火星之夜,它是否能够抵御零下96摄氏度的极寒?
研制过程中,团队做了数不清的试验,以望远镜的镜片支架为例,设计多种方案反复比对、思量、验证,最终才做出决定。这还只是研制过程中小小的一环。
相信他们永远也忘不掉,2021年6月5日,当探测仪获取的数据,跨越宇宙星海传回地球那刻,内心的激动与幸福。
天机测绘1:10000是什么概念?能在东方明珠上看清牛奶盒条形码
△科研人员讨论测试过程
上海技物所为高分七号卫星研制的激光测高仪,助力开启1:10000全球立体测绘新时代。
打一个大家都能看懂的比方,高分七号就像一台在飞行着的摄像机,能够在太空为地球拍出3D立体的高清大片,山河壮丽,尽收眼底。
1:10000比例尺是什么概念?
高分七号02星激光测高仪主任设计师黄庚华对此形象地称,“这相当于从东方明珠的顶部,要精确保持并知道激光落在地面牛奶盒条形码的哪根条纹上,不能有丝毫错位。”
高分7号在轨4年多来,已经持续向测绘部门提供了数百万个有效的测算控制点。这使得测绘精度和质量从1:50000比例尺,提高到1:10000比例尺,定位精度直接从50米定位记录量级,跃至10米左右。
黄庚华介绍,实现这一切,除了需要科学家们,还需要拥有精湛技术的高端制造业人才的支持。
“比如说其中使用到的光学镜,我们要把它的安装接触面修复到5个微米的量级,这是什么概念?人的头发丝是毫米量级,微米量级就是要比头发丝还要细致1000倍。需要人工去进行点磨和不断地调整,依赖于有经验的师傅和设计师一起去攻关。”
“50”、“70”、“90”……奔涌向前,新征程新奋斗
△空间主动光电载荷研制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现阶段,团队正积极开展月球与深空探测、中高轨量子卫星、空间基础设施等后续工程任务的研制工作,采访过程中,不断能听到他们对未来科研的规划。
黄庚华说,高分7号激光测高仪已经开始了下一个技术攻关中,激光发射频率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之前我们能做到的是一秒钟大概测量3~6次,每一个点的地面间距大致是在2公里左右。我们要把这个间隔尽可能的缩短,现在已经可以做到700米左右的间隔,采样密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研究人员正在讨论量子卫星大负载高精度二维转台装调
中高轨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量子光传输课题负责人张亮说,目前团队正积极开展中高轨量子卫星的研制工作,打破低轨量子卫星每天只有特定时段能够工作的瓶颈。
“我们想要实现能够全天进行量子通信服务。中高卫星的轨道比低轨卫星的轨道要高,一颗低轨卫星每天大约也就10分钟能飞过中国,而中高轨卫星每天可以有几个小时,若是高轨的话,可能24小时都能够看到中国……”
一个个国家重大项目的历练,团队快速成长,形成了坚固的金字塔型老中青组合队伍。前有“50后”王建宇院士精心指导工程的顶层规划和设计,中有“70后”舒嵘、何志平等中坚力量准确把握工程研发节奏和脉络,后有黄庚华、张亮等“80后”“90后”形成奔涌向前的“后浪”。
回顾20年,这群“牛人”始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不断增强自主创新“硬核”能力,不断踏上新征程,开启新奋斗。
“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他们一步一个脚印践行着“探月精神”。他们说,要有梦想,要勇于探索,要和科学家们协同攻坚,才能把科学家的想法尽快地变成工程化,把科学家的梦想变成现实,实现合作共赢。